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留言板
工作动态
华中师范大学教学节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教学公开课及评议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5-09-16    点击数:    作者: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构建教育的创新文化,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营造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9月1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了教师公开课观摩及研讨活动。

本次公开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殷筱教授担当主讲,讲授内容为专业选修课《中国哲学史》中的“荀子‘性恶论’”一节。殷教授首先播放了电影《生命终点站》中有关人性讨论的镜头,然后结合该电影提出了中国历史上两种针锋相对的关于人性看法的分歧。之后,殷教授从何者为性、性从何来、以及如何成善等几个方面讲述了孟子与荀子二人观点的异同,进而从荀子“性恶”的论点中阐述了礼的起源。公开课内容逻辑紧密、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获得了在场教师和学生的普遍好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钟选友书记、李宏伟副院长、刘从德副院长等领导,陈华洲、李芳、毕红梅、屠静芬、梅萍、熊彩云、谢从高、白莉莉、常鸿、薛蕙、汪滨、熊富标、陈吉胜、邵彦涛等老师一起观摩了公开课。课后,所有老师在一号楼三楼科技哲学会议室就本次公开课的成绩与问题召开了研讨会。研讨会由李宏伟副院长主持。

李院长首先对殷教授的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本次研讨会不局限于这次公开课,而是要按照理想型课堂的标准来提要求。李院长强调,理想型课堂是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方向,尤其是对青年教师而言。

随后,殷筱教授对本次公开课做了诚恳的自我评价,并提出了学生参与度与云课堂即时交流两个困难。刘从德副院长随即指出,师生面对面交流应与网络交流互为辅助;陈华洲教授则提出了当前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目标缺失的问题;梅萍教授也同样指出,多媒体能够触动感官,但不能触及灵魂。一个教学团队应将学术知识与教学技术分别专业化,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其他教师也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

在本次公开课观摩及研讨活动中,各位教师认真听讲、反复研究和讨论,充分展现了我院教师乐学、好学、善于学习的上进心。通过本次公开课的观摩及研讨会上的交流,许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完善、教学经验的借鉴等方面获得了很多助益。(邵彦涛)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院

电话:027-67868057